栏目分类
周杨波作品赏析:笔墨皴染山河韵,心灵栖居天地情
发布日期:2025-06-27 21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72

天地大美,藏于山水之间;笔墨深情,寄于尺幅之上。周杨波老师的这组山水作品,以笔为媒、以墨为语,将山河气魄与人文情思相融,在皴擦点染间,铺展开一幅幅或雄浑、或清幽、或灵秀的自然长卷,邀观者共赴一场心灵与山水的对谈 。 一、《山高不碍白云飞》

构图上,群峰巍峨矗立,以纵向之势直入天际,白云似丝带缭绕山间,打破了山峰的厚重沉闷,营造出 “高远” 之境,仿佛山与云在天地间悄然对话。笔法墨法上,山石以苍劲的皴法绘出纹理,如老人皱纹藏着岁月故事,墨色层次丰富,浓淡干湿交织,让山峰有了坚实质感;松树以挺拔线条勾勒枝干,松针细密如丝,墨色浓黑显其苍劲。

“山高自有客行路,云淡不嫌野鹤飞”,这幅画似在诉说:人生如攀山,纵有高远艰难,也不妨碍心灵如白云自在。将其悬于书房,可时刻提醒,困境中别丢了洒脱自在,像山接纳云、心容纳生活波澜,于高远处寻豁达,于厚重中守轻盈。

山高遮不住心的辽阔,困境绊不住灵魂飞翔,以云的自在,赴山的征途,处处是从容天地 。

二、《太行幽谷图》

构图巧妙,以峡谷为轴,两侧奇峰对峙,瀑布如银练穿谷而下,引观者目光纵深探寻,是 “深远” 构图的生动呈现。笔法上,山石皴擦有力,似能触摸到太行岩石的粗糙坚硬;墨法借淡墨染出云雾,让峡谷添了朦胧神秘。 树木点缀其间,黄叶、红果为幽谷添生机,如 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” 的诗意具象。悬挂于客厅,这方太行幽谷便成生活里的宁静角落。它像在说,生活有峡谷的幽深曲折,也有瀑布的灵动、草木的鲜活。

幽谷虽深,藏着生机;人生虽有曲折,转角即见鲜活,以赏景的目光看波折,处处是成长的馈赠 。

三、《黄山松云图》

构图取黄山典型景致,奇峰罗列,松立云间,“远近” 相宜,让画面有了开阔又深邃的空间。笔法上,黄山松枝干虬曲,以刚劲线条写出 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 的坚韧,松针用密集墨点,似能感受松的苍劲;山石皴法独特,勾勒出黄山石的奇崛。

墨法以淡墨晕染云海,浓墨绘松与石,黑白交织如天地琴键,弹出山河韵律。挂于茶室,松云相伴,品茶时观画,如与黄山对坐。它传递的是:黄山松立云巅,无畏风雨,人也该如松,在生活云雾里,守定本心,扎根信念。

云海翻涌遮不住松的挺立,生活波折乱不了心的坚守,以松的姿态,迎人生风雨,岁岁皆苍劲 。

四、《武陵源探幽》

构图以孤峰突兀为中心,栈道蜿蜒探入幽处,瀑布如丝垂落,引领视线穿梭山水,是 “探幽” 的生动构图。笔法上,山石纹理用多变皴法,显武陵源石的奇险;树木以点染、勾勒结合,绿叶、红枝让画面有了色彩温度。 墨法借淡墨造雾,让幽境添了神秘,如 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” 的意境延伸。悬于廊道,走过时瞥一眼,似踏入武陵源秘境。 人生如探幽,未知处藏惊喜,别怕栈道曲折,每一步都是遇见美的旅程。幽境待探,别怕路弯;人生待行,别怕未知,以探幽的好奇,走人生之路,处处有新景 。 五、《仙标缥缈起云中》

构图将建筑置于山水环抱,远山、近松、流水、楼阁,层次分明,营造 “平远” 之境,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。笔法上,楼阁线条规整,显古朴雅致;树木枝干曲折,松针灵动,墨色浓淡写其姿态;山石皴染结合,墨色轻淡却有厚重感。

墨法以淡墨烘云托雾,让仙标似从云中起,如 “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” 的浪漫意境。挂于卧室,晨起暮眠见此画,如枕着山水诗意。它诉说的是:山水间藏着人间清欢,别让忙碌挤走对美的感知,像楼阁安于山水,心也该安于生活小确幸。

仙标缥缈,是梦也是生活微光;心向美好,琐碎日常也成诗意篇章,以赏画的温柔,待生活烟火,处处有清欢 。

周杨波的山水作品,是笔墨与山河的和鸣,是心灵对自然的倾诉。每一幅画,都在构图里造境,在笔墨间抒情,让观者于山水形神中,寻得心灵栖息处,悟透人生一二真谛。愿我们常与这样的山水相逢,让墨香里的山河,滋养烟火日常,把心寄于高远、幽深处,在人生征途,赏一路风景,守一份从容 。

书画交流、宣传推广、收藏、配画师培训请加微信:

感谢阅读

蓝鹰书画公众号,每一幅作品都是时光的凝眸。快来关注,让心灵在艺术中沉醉。